必一·运动(B-Sports)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,摄影的传播与观赏方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25年5月8日至11日,第十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盛大举行,其中“影像上海—抖音摄影收藏特展”吸引了20位总粉丝超过3300万的短视频平台摄影创作者,展示了50件风格各异的摄影作品。
在5月10日的活动中,这些年轻创作者围绕“影像魔都,照片跳动——自媒体影像浪潮下的‘摄影新生态’”主题,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心得。策展人、评论家那日松提到,去年的平遥摄影节上,他试图重现2002年新旧摄影的碰撞,而今年的展览则旨在探讨自媒体摄影与主流摄影之间的对接。
“影像上海—抖音摄影收藏特展”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,更是对摄影创作的一次检验。创作者储卫民根据不同的展示形式对作品进行了调整,指出在博览会上,展出的照片往往需要巨幅放大,细节处理尤为重要必一·运动(B-Sports)。他提到,自己常常将照片缩小到手机大小,以此来评估作品是否足够吸引人。
丁亦然则强调,影像始终需要展示的空间。他认为,线上传播虽快,却更像是浏览,而实体展览则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。观众在一幅宽达一米的作品前,能够真正感受到画面细腻的雪花和层次分明的色彩,这种体验是屏幕无法替代的。他的作品《烈焰之心》《绿野秘境》和《冰川尽头》希望能让观众感受到冰岛自然的宏大与细腻,超越视觉的震撼必一·运动(B-Sports),触及情感的共鸣。
李啟航在展览中展示了《我的奶奶》系列作品,通过摄影记录与奶奶的生活,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。他指出,尽管短视频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,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仍然至关重要。
那日松总结道,自媒体影像的时代已经来临,这一趋势不可逆转。他希望通过这次展览,促进网络摄影师与传统摄影圈之间的更多对话,让大家看到这些年轻创作者如何生存与发展,以及他们的摄影观念如何影响未来的艺术生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